盱眙龙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网络营销

金融市长的私房菜 黄奇帆:“龙虾三吃”解密渝富模式

时间:2010-05-24 18:36:22  来源:重庆日报  作者:
黄奇帆做客央视《对话》栏目妙论重庆金融。

主持人:在中国有这样的一座城市,提到它的名字,也许你会在第一时间想到至少有这样的两个特点和它息息相关,一个是它的美食,一个是它蓬勃发展的金融业。

我们就拿2009年全国中小企业贷款增加的比例来说,2009年全国的平均比例是25%,但是在这座城市,这个比例高达52%,它排在了全国的第一位,今天的这期《对话》节目,我们就会请出这座城市的市长,带着我们来品一品他们的金融大餐,这座城市是重庆,让我们用掌声有请今天《对话》节目的嘉宾,重庆市长黄奇帆。

“龙虾三吃”解密渝富模式

主持人:黄市长您好。我们到了重庆来,您作为重庆的一市之长,帮着我们尽一尽地主之谊的话,会推荐大家吃什么重庆的美食?

黄奇帆:首先重庆的特色美食就是火锅。但是光吃火锅也不行,广东的大餐,龙虾三吃也是要吃的,应该是五湖四海的美食都在重庆汇聚。

主持人:其实今天我们大家还很好奇,您要请大家的金融大餐到底滋味如何,现在请黄市长入座,跟我们一块儿来分享这顿金融大餐。各位现在看到这么精致的一个盒子,这里面会有黄市长精心准备的一些宝物,首先我们看到的这顿大餐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叫金融中心。这个应该是我们重庆现在着力正在烹饪的一道大餐,对吗?

黄奇帆:对。作为重庆,中央要求重庆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重庆这个区域金融中心,我们是按照五个层次来设定的。第一就是重庆的银行证券保险业,我们常说的主流的金融业务,要足够地发展,要良性地发展。

第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包括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或者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另外还有大集团的财务公司,在重庆能充分地发展。

第三,我们也要推动全国性的、区域性的一些要素市场,我们抓住机遇在重庆把它搞起来,成为全国的一些特色要素市场的交易所所在地。

第四,我们现在要利用电子网络的全球化,使得重庆成为国际的离岸金融的结算中心,或者是电子商务的国际结算中心。

第五,我们还应该把重庆的金融生态做好,包括人才供应,金融人才供应、法制建设、金融的监管,使我们成为内陆金融生态最好的一个地方。如果这五个层面都能搞好,我就认为重庆会成为中国内陆的金融中心。

主持人:我觉得光听黄市长在描述金融中心这个大餐的时候,就已经很让人心动,很让人期待了,究竟在这个金融中心的大餐当中,包括了哪些精美的菜肴,我们现在是不是可以带着好奇来打开它?第一眼就看到了一个特别著名的菜,麻辣龙虾。我们想问一问,黄市长怎么第一道菜就带来了这道菜,麻辣龙虾,这个吃起来不太容易。

黄奇帆:这个实际上是指,在过去几年,我们对重庆的许多困难的、进入困境的金融机构进行重组。我们重庆的五个金融机构:重庆商业银行,西南证券公司,重庆投资信托公司,三峡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在重组前,清一色的都有50%以上的不良资产。

西南证券董事长翁振杰:过去有四五年了,但这个历史因为非常惨痛,至今还历历在目。

2004年12月份的时候,西南证券当时总资产37亿,负债有33亿,好像名义上有4亿多的净资产,但实际上当时它的问题资金已经33亿了,被侵占挪用的保证金有10多亿,被抽逃的、担保的资本金有10多亿,涉及各种诉讼的资金有12.7亿,还有已经发生的损失有4个多亿。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账上只有多少钱呢?300万块钱,但是每个月公司就要支出2500万的各种费用。

主持人:那就是眼看着就已经支撑不下去了。

翁振杰:就是要关门了,要办丧事了。

主持人:你们当时觉得,政府有可能会愿意来出手救西南证券吗?

翁振杰:首先这个公司已经是救了两次,可以说大家都没有什么太大的信心了,有点像病入膏肓了这么一种状态。其次,大家当时对市场的前景也看得不是那么很清楚,对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存在着很多不同的认识,又有这么大的窟窿,这么一个西南证券重组,确实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黄奇帆:前面救的两次情况我认为是表面救,没动班子。造成祸害的这个班子十年一贯制,从1995年到2005年,他们能制造那么多祸害,你还去救他,给他钱,让他再做第二次造孽的事。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凡重组必须把造成原来问题的那个班子换掉,这就是班子领导集体要负责任。

第二个,重组要对它的不良资产和它整个的资本金的结构进行调整。如果根子上不进行调整,只是缺了一点钱、补一点小钱,扬汤止沸的,也是没用的。所以我分析那两次重组都不是真正治病的重组。

遇上这样的情况,我们就采取三管齐下的措施,或者我们用一个说法叫龙虾三吃的措施。所谓龙虾三吃,就是解决这个重组问题,分三个步骤,一步一步地把它吃掉。第一个措施就是追加资本金,第二个措施就是剥离它的坏账,第三个措施就是重组它的董事会,股东。本人这回要下决心,不管叫龙虾三吃还是三管齐下,都是刀刀见血的:一是资本金一下子增加20亿,二是把它的班子彻底地换了,三是从根子上解决它现金流整个被挪用,客户保证金现金流断裂等各方面的问题。有这些动作以后,应该说西南证券就此进入坦途,而且过了两年,股票还上市了。

主持人:您刚才还特别提到了重庆银行。我知道重庆银行的前身,其实也是有很多问题的。

黄奇帆:差不多也像西南证券一样的糟糕,差不多50%的不良资产率,现金流也断裂了,它也是个民间控股的银行,当时的人民银行几次通知下来,黄牌警告,要停止营业。

重庆银行董事长马千真:在银行当中有一种业务就是承兑汇票,当时我们到同行去做这种承兑汇票的业务往来,可以说在同行之间是没有信誉的,或者说人家都是带着怀疑的眼光看我们。

主持人:各方面都落后于同行。

马千真:太难了,那个时候。黄市长刚才也说到,监管部门对我们亮出了黄牌,在2004年的时候,银监会的会上就给我们亮出了黄牌。当时如果我们不改,不重组,不改变我们当时资不抵债的现状,就是要请重庆商业银行退出同业了。

黄奇帆:当时人民银行的一个行长到重庆来,跟我说了这个银行问题太多,要采取措施,如果不行的话,就可能要倒闭。我当时基本上做了个判断,要通过重组来解决它,这种重组已经不能靠它的股东会,它的股东会都是民间的各种民营企业,他们事实上没有自己的资本力量来重组。因为重组就是要解决资本充足率,从负资产变成正资产,把它原来的两亿资本金的概念增加到20亿资本金。

第二,是要增加现金流。现金流就要把它的坏账剥离,换成好账,30多亿坏账剥离,增加30多亿现金,优质资产,那它就转起来了。所以实际上这个现金流也就是坏账剥离的概念。

第三,当然要换班子。重庆政府半年里断然处置,把这三个手续相继操作到位,所以这个银行当然也就兴盛了,它的效果跟西南证券是一样的,现在也到了可以上市的地步了。

主持人:在龙虾三吃的过程当中,究竟什么是吃龙虾的工具?

黄奇帆:这工具就是渝富资产管理公司,它相当于一个杠杆,类似于我们国家在重组各大银行的时候,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等等。

重庆市国资委主任崔坚:我讲两个小故事,这故事可能很多人没听说过。2004年的一天晚上,黄市长电话来了,叫我到他家里去。去了以后,几乎是没头没脑地就问我一句话,国有企业改革重组该怎么搞?你说说你的想法。我当时思想准备也没有,认识深度其实也很肤浅,我大概说了很多,包括领导班子的改革。黄市长当时给我说:请你记住,一个人不可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地和上天。于是我有了一个新的思路,我给王鸿举市长作了汇报,给几个市长作了商量,大家都支持我。现在我们要引进一个第三方力量来支撑我们的金融和国有企业的改革。

然后,黄市长跟我说这个资本金怎么来,怎么运作等等,交代了很多。离开黄市长家的时候我一看表,凌晨1点。回去以后压力很大,睡不好。迷迷糊糊中,电话又响了,我一看早上六点。黄市长跟我说,你起来了没有?我说起来了。他说你想好没有怎么弄?我说反正我会抓紧。他说你也不用抓紧了,我给你3天时间,你去给我找10个亿的资本金,同时把这个企业给我注册好。他说如果你完不成任务就把任务还给我,没关系,我自己来做。这就是压力,这就是雷厉风行的作风。

黄市长又紧接着跟我们讨论,说要起什么名字,最好土一点。我想了半天,叫富渝吧,富渝比较土。黄市长说,对,就叫渝富。这就是渝富诞生的故事。

主持人:所以在起名字的过程当中,我们也看到了市长颠覆和创新的精神。

崔坚:黄市长的要求出来以后,我们全市各个部门都动起来了,包括财政局,国资委,政府办公厅,工商局,打了3天的硬仗。3天以后给黄市长拿了一份执照,清清楚楚写着“渝富注册资本10亿”,从此走上了新的征程。

主持人:从此,我们的麻辣龙虾才可能真正地烹饪出来。

黄奇帆:重庆在2004年炮制了重庆渝富集团,它就是对所有的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民间企业的债务进行重组的一个杠杆性的工具。这个公司从2004年成立的时候,10个亿资本金起步,现在到了400多亿资本金,资产负债率在40%以内,所以它的净资本有200多亿,净资本已经从10亿扩大了几十倍。重庆市政府用渝富重组这些金融机构的过程,也是渝富发财致富的过程,但渝富不是为了发财而存在,是为了救生救难,帮助民间企业脱困而诞生的。

重庆渝富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陶俊:渝富主要发挥了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一方面,帮助我们的国有企业真正走出困境,降低了不良资产负债率。现在重庆整个国资规模由当时的不到2000亿,到现在突破1万亿,而整个资产负债率大概控制在60%以内,这是非常好的一个状态。

第二方面,改善全市的金融生态环境。在整个国有企业不良债务处置之前和整个金融机构的问题解决之前,全市的金融生态环境是非常恶劣的。我的印象,当时全市的金融不良资产率高达两位数,而目前我们已经进入全国,乃至世界的先进行列,我们的不良资产率在1%多一点,不到2%。

主持人:在重组的过程当中,我们看到很多的金融机构,它们涅槃重生了。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您的麻辣龙虾的烹饪秘籍,也就是说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重组?重组的前提到底是什么?

黄奇帆:一般重组有三种情况可以进行:一种就是这个企业或者金融机构处在危机当中,不重组就死亡,为了逃生,为了解困,为了解决危机问题进行重组。第二种,一个好的金融机构为了超常规发展,也可以进行重组,这是属于办喜事的重组,前一种属于办丧事的重组。第三种,正常的企业如果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一加一大于三,那也可以进行重组。后两种重组是可以比较文静的,比较慢条斯理的、理性的,抓住机会就可以。第一种重组是血与火的考验,的确是在血雨腥风里走钢丝,不当心你也会栽跟头,一起陷到泥潭里,赔了钱。但是金融机构重组一定有三个问题:一就是信用,信用不好了,资产负债率过大的问题,缺少资本的问题;二就是坏账,坏账出现以后,现金流不行了;三就是它的经营能力,管理团队一定出了问题。你不能回避这三个问题而去救生,如果回避,那你就是补无底洞。要救灾,就要把这三个问题,三刀把它砍了。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崔之元:我觉得刚才黄市长说龙虾三吃,实际上和美国这次金融危机重组的一些方法是很相似的,在某种意义上,我觉得比美国还要有意思。因为大家知道2008年美国前财长保尔森,他注入的资本金是用美国纳税人的钱,7500亿。

另外,我觉得重庆渝富模式,甚至有全世界的意义,因为从某种角度来看,它的剥离坏账很像东方、华融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但是它的股权投资,参与企业重组,又像新加坡的淡马锡。重庆国企和渝富的模式可能是整个中国国有资产一个全面化的市场运营,包括债务,包括土地,包括股权投资。所以我觉得重庆的这个实践,可能是有一个比较大的、全国的意义。

黄奇帆:总体上来说,渝富是为了资源重组而诞生,为了资产重组而诞生,为了债务重组而诞生。渝富在五六年时间,在这三个重组上,发挥了良好的杠杆作用。

主持人: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几个观点,哥伦布说地球是圆的,弗里德曼说世界是平的。如果我们到黄市长这边,黄市长会怎么来看地球,看世界?

黄奇帆:世界是可以重组的。

主持人:所以刚才我们看到,在烹饪麻辣龙虾过程当中的一个关键词,就是重组。

黄奇帆:重组的时候一定要想好三个原则:第一,重组一定是有权力的人操刀,没有权力的人只能空想。第二,重组必须依法、依政策、依规章,不能搞阴谋诡计,胡搅蛮缠。第三,重组一定是让重组的几个方面共同受益。你只要做到这三个方面,你想清楚了边界条件,就有可能成功地重组。

地票交易启动“新土改”

主持人:那我们来看看大餐里另外的几道菜会是怎样的菜。

黄奇帆:就是重庆小吃,是指我们刚才说的重庆金融中心目标,在银行证券保险以外,我们有五个层次的工作目标,比如说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金融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还有信托公司、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等。所有这些都算一道一道小吃。但这些小吃最后形成的规模,我认为是不小的。

主持人: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它跟重庆小吃特别类似。

黄奇帆:对。

主持人:品种丰富。那如果说您今天请大家吃的金融大餐当中的重庆小吃,跟北京上海的其他的那些大餐,比如说北京的烤鸭,或者说上海的汤包相比,它的特殊之处在哪里?

黄奇帆:其实就是要满足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除了银行、证券、保险有市场空间以外,刚才说的非银行的八大类机构,都有它的市场需求,这种市场需求重庆有,北京有,上海也有,各地都有,所以重庆小吃当然可以繁殖到全国各地。

当然,重庆人也会吃北京的烤鸭,上海的小笼包子,这些小吃也会到重庆。所以,这个社会除了大到不能倒的各种银行机构以外,还会有许多五花八门的小金融机构,而市场经济需要这些小金融机构。

主持人:重庆的小的金融机构,应该就是特别活跃的一个群体。今天他们当中也有一些代表在我们的现场,我们想看看他们到底是如何呈现出重庆小吃的这些特色的。

重庆市渝中区瀚华小额贷款公司董事长张国祥:现在从我们经营特点来看,确实体现了小字。

主持人:你能不能告诉大家,可以小到什么样的额度,你们愿意贷?

张国祥:一万。现在我们两年做了1000多个客户,平均每户30万,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就是60%的人是进城务工的人员,第二是70%的人是第一次拿到贷款,第三100%的是信用,没有抵押物。

主持人:都不需要抵押?

张国祥:都不需要抵押。现在做了3个多亿的发生额,我们的不良率非常低,应该只有百分之零点几。

主持人:现在大概给多少个客户提供了这样的贷款的担保?

张国祥:1000多个客户,是微小企业。我们认为我们做的事情是微中见大,微中见善,微中见美的事情。

主持人:黄市长,他给这道菜总结的这几句,你觉得够地道吗?

黄奇帆:是这样,这也是2007年、2008年市政府推动小贷公司成立的宗旨。重庆金融的发展,还不仅是这些小吃,实际上我们创新改革当中还推出了一些区域需要的,也是整个中国可能今后发展需要的一些要素市场。这些要素市场原来可能认为它的规模需求不怎么起眼,所以上海、北京,或者深圳没展开。我们从这些要素市场中看到,可能它有全国的意义,所以我们把它推动了。目前重庆得到了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支持,已经形成了五个交易所。

主持人:您给我们来列举一下。

黄奇帆:比如说我们有农畜产品的远期交易所,有药品交易所,还有联合产权交易所。联交所现在跟北京、上海的资产买卖、产权交易买卖的规模大体相当。

另外,我们还有一个OTC,柜台交易市场,实际上相当于国外的三板市场。我们最近还在推动一个农村土地交易所,就是说城乡建设性用地增减挂钩的交易所。

主持人:刚才你给大家介绍了要素市场当中的一些创新之作,在之前的采访里我听到过一个非常有趣的说法,他们把在这个领域当中的一些创新的产品,比如说你刚才提到的联合产权交易所称为老大,土交所称为老二。这样的一个排行,是根据它的重要性来的,还是根据它创新的难度来的?有什么样的依据呢?

黄奇帆:是根据时间序列。

主持人:出生序列。

黄奇帆:老大是在5年前出生的,土地交易所是在一年半以前出生的,去年下半年又产生了3个,这样就是5个了。今年可能到6、7月份,还有个航运交易所。

主持人:要生老六了。

黄奇帆:那就是老六,所有的“小孩”同等。同等公平待遇,同等“家庭”待遇,都是一个级别。在他们的市场活动的范围内展开业务,因为这六个品种互相不交叉,也不互相重叠,各管各的,做各自的事。

主持人:我们的产权交易所当中,可以从事什么样的一些业务?

黄奇帆:所有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收购、买卖、转让资产,到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所有的企业破产关闭,拍卖资产也到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外资企业之间的交易也到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法院,司法资产,如果涉及到诉讼的,法院诉讼资产进行拍卖的时候,也到联合产权交易所去挂牌。

主持人:几乎包罗万象。

黄奇帆:只要是和资产产权有关,包括专利权,知识产权,也是到这个交易所去挂牌。

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董事长刘轶茙:我们这个交易所是在2004年的时候,是市政府专门为国有资产转让成立的一个平台。不过当时是把经委的国有资产交易中心和科委的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合并起来,成立了联合产权交易所。

成立6年,我们的交易宗数8500宗,交易了1335亿,这个数字是非常可观的,可以与京津沪相媲美。现在重交所在全国号称产权交易的四大金刚之一

主持人:以后会不会不仅仅是重庆要素市场上的老大,也是全国市场上的老大?

刘轶茙:现在正在朝这个方向发展,黄市长说要我们成为中国的“模特”。

主持人:黄市长您所谓的中国的“模特”是什么意思?示范?

黄奇帆:在创新的意义上,在交易的特点上,包括交易的规模上,逐渐在全国成为“领头羊”。

主持人:说完了老大,咱们再来说说老二。老二土交所其实也是引人注目的。

黄奇帆:其实这涉及到中国的一个城市化进程的问题。我们国家现在18亿亩耕地,必须守住,因为全国人民要吃饭,一年要一万亿斤粮,还要蔬菜,还要其他的农产品。我们现在有8亿农民,其中两亿多农民在打工,要进城,以后可能4亿农民要进城。任何一个进城的农民,刚性地需要100平方米的土地,1亿农民就需要1万平方公里的城市化用地。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如果城市化进程过程中我们城市新建设用地和农村新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平衡得好,中国18亿亩耕地能保住,城市化进程、农民进城的目标能实现,而且我们的耕地还会增加,可能以后变19亿亩耕地了。在这个意义上讲,怎么样让农村与城市的建设性用地能够有市场的流通,地票交易所就发挥这个作用。

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总经理董建国:农村土地交易所的重要创新,就是刚才黄市长讲的,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原理来设计。运作的流程分了4个环节:第一环节复垦环节,在农民自愿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的前提下,对农村废弃的、闲置的宅基地,乡镇企业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进行复垦,把它变为耕地。

第二个环节,要由土地部门和农业部门联合对复垦出来的耕地进行质量和数量的把关,确认腾出的建设用地的指标数作为地票。

第三个环节就是地票在农村土地交易所交易。

第四个环节,买到地票的企业,在城市规划区范围里面去寻找可开发的,现在还是农村土地,用地票当征地指标进行转用,土地征收之后作为国有土地进行招拍挂,买到地票的企业和其他竞争者一起再参与招拍挂竞争,取得土地使用权。

在这个流程中间,就腾出来了一个农村的建设用地指标,相应就可以增加城镇等量的建设用地指标。土交所在2008年12月初成立,到现在一年半的时间,总共交易了18000亩的地票指标。

主持人:这个地票是一个实物,还是只是一种象征的说法?

董建国:是一个指标概念。

黄奇帆:虚拟的一个票据。

主持人:当农民如果有可能接触到虚拟的票据的时候,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触?

重庆江津区李市镇孔目村六社胡廷均:我们花了几万块钱,就住进了新农村的房子,交通什么都方便了,现在旧宅基地复垦了,有一亩五左右。

重庆江津区李市镇孔目村六社肖贞贤:我和他一样也是搬进这个新区的,我婆婆刚开始还不愿意。

主持人:她为什么不愿意?

肖贞贤:老年人的观念,生死都要在这个老宅基地上。我劝说她,说建的那个新房,交通、水电气,什么都比家里面好,你搬过去住很方便,虽然我们外出打工不能在家里照顾她,也可以省心。

主持人:你当时给她描述了这样一个美好的前景之后,她是什么反应?

肖贞贤:当时还有一点疑问,我和我老公又劝说了一阵,后来才答应了。

主持人:搬进这个新房总共花了多少钱呢?

肖贞贤:几万块,老宅基地有260平方米,复垦了有两亩地,搬进那个新居有180平方米。

主持人:你觉得这样的做法好不好?

肖贞贤:很实惠,政府又补偿那么多。我自己又省力,外出打工又不耽误时间。

黄奇帆:农民原来的旧房子,尽管可能也有那么100多平方,200平方,但是土疙瘩造的土房子,如果要卖的话,卖个一两万,不值钱。而且这些房子往往是危旧房。如果要搬到新房子,可能一百七八十平方米,两百平方米,可能也要花八万九万,或者一定的钱,一般农民搬不起。

主持人:没错。

黄奇帆:现在我们帮农民创造了一个什么财富呢,农民原来宅基地大而无当,占了两亩地,这两亩地把它复垦成为农田,这农田还是你的,变成了种菜的地,种粮的地。但是你这两亩地的指标,到土地交易所地票去卖掉,可以换20多万。拿了这20多万,你可能七万八万去买了一个房子,这个房子水电气什么都有,房子的结构也比较好,对农民来说,是很高兴的事情。

主持人:带着妈妈住进这个新房的时候,她说过什么吗?

肖贞贤:我还没搬进去,我正在搞装修。

主持人:这么多的创新究竟会让重庆这样一个金融中心,跟我们之前了解到的北京或者是上海有什么不同之处,哪一点将会成为最凸显的特色?

黄奇帆:我想就是异曲同工,形成互补,因为这个世界是各种各样的经济要素在流动中组合的,交易所往往是经济要素集聚和辐射的一个焦点,所以我们国家要有世界级的要素市场,应该在上海、北京或在深圳。国家当然也要有国内区域性的要素市场,这应该就是重庆来做。上海、北京做国际型的,我们做国内的,我们有农畜产品的远期交易所,现在主要是生猪买卖,现在进行4个月,7个月的生猪远期交易,远期交割,已经使许多农户避免了一些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

重庆农畜产品交易所总裁戴激扬:农民最最需要知道的就是,我现在养的猪,几个月之后究竟是多少钱,现在的现货贸易是没有这个功能的,因此我们就搞了这个远期交易,农民、养殖者,他甚至可以先卖掉自己的猪,再进行养殖,控制了他的风险。

崔之元:我觉得重庆非常有希望,在某种意义上使我联想到美国的一个金融中心,但不是纽约,而是芝加哥,芝加哥也是美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一个桥头堡。大家知道,这次金融危机,芝加哥相对比纽约受的损失小一点,一个很重要原因,我想可能就是和它的类似重庆的这种交易所有关,纯粹的衍生品投机性少。

金融机构集聚重庆 产生“火锅效应”

主持人:品完了我们的重庆小吃,大家又得到了一个经典名言,世界不仅仅可以重组,世界还是互补的,因为世界当中的很多要素都是流动的。好了,那我们接下来再来打开您的金融大餐的宝盒,看看还有什么样的菜会奉献给各位。

黄奇帆:重庆火锅。

主持人:重庆火锅?您常常吃重庆火锅吗?

黄奇帆:对,火锅又便宜又比较好吃。没到重庆来的时候,在上海、北京有火锅,我也是去吃火锅的。火锅是一个要素组合,吃火锅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新意识,有重组意识,这个菜和那个菜重组,然后什么东西都可以放到重庆火锅里去烫。

主持人:这真是有大厨风范,重庆火锅烹饪的要素是什么?

黄奇帆:这里边首先是一个金融生态问题。一个好的金融生态,它应该是坏账很低,信用很好,然后资本投入效益回报比较高,需要的人才能够有足够的配置。所以当你有这些要素的时候,各种金融业务,国内国外的都会主动地向这个地方集聚。

主持人:好像你也不遗余力地推广这个优势。你曾经告诉大家,如果想挣钱,就到重庆来。

黄奇帆:对。

主持人:这是对金融机构的一个许诺吗?

黄奇帆:是这样。重庆的金融生态,正在朝四个方面努力:一个就是金融人才的培养要充分。第二,金融的法制、法规严格监管。第三,金融的市场要足够的开放,使得各种金融机构到重庆来,都受到公平待遇。第四,整个金融不良资产率比较低,金融市场的需求比较大,最后效益回报比较好。有这四个方面,那金融生态就属于上等的,大家都会过来,不管国内国外的。

主持人:那我们先来看看这些非本土的金融机构,他们选择重庆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是黄市长忽悠你们的,还是你们自己看准了重庆的风水宝地?

花旗银行重庆分行行长毛锋:我想说都有,但是我觉得不是黄市长忽悠我们,是黄市长用他的实力告诉我们,重庆是一块风水宝地。刚才我品尝了黄市长那几道菜,我对花旗在重庆赚钱非常有信心。我下面也想请黄市长帮个忙。

黄市长刚才已经为我们做了几道诱人的菜。我想说,我们花旗怎么样才可以成为重庆最鲜美的火锅?也就是说我们外资银行一定有优势,也有我们迎接挑战的地方。在您这位金融专家的眼里,我们应该怎么迎接这个挑战?

黄奇帆:如果重庆要做国际金融中心,做一个世界各种加工贸易离岸金融的业务结算中心,这时候就需要全球的各种零部件工厂的账户网络。花旗银行网络遍布全球,零部件厂在花旗银行的网络中一摆布,我的全球的零部件厂的网络结算变成了花旗银行的分支机构的内部结算,这件事就非常有优势。

所以实际上你们在重庆建设离岸金融中心、电子商务的国际结算中心中可以做贡献。另外重庆的企业走到海外去,你们在重庆,了解重庆企业,又可以给海外机构放出信心,如果这个机构在阿根廷,阿根廷的花旗银行给予贷款,信用重庆分行担保,从这个角度可以做些连锁,花旗银行在重庆应该做大事情。

毛锋:谢谢黄市长。

主持人:当然在烹制火锅的过程当中,一定不能少了咱们本土的料,这可能是最地道的料,最不可或缺的料。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刘建忠:作为重庆最大的地方金融机构,有责任,有义务,我想首先是自身要做大做强,同时要利用金融这个平台,支持地方经济很好地发展。

主持人:现在你们已经被纳入重庆火锅当中重要的食材之一了。可是在这儿之前,如果没有经过一些创新,没有经过一些重组,你们觉得能够被我们大厨纳入火锅的食材范围当中吗?

刘建忠:不可能。比如说玖龙纸业,它是香港的上市公司,是全球500强的企业,2007年落户在江津,我们当时闻风而动,多次到玖龙纸业去推销自己,我们还到了广东玖龙纸业中国总部去营销。最后的结果是,如果接受了我们,如果重庆农信社的名字上了他们的财务报表,他们认为是一种丢脸。

主持人:这句话给你特别大的打击吧。

刘建忠:非常大的打击。我们要感谢黄市长,当时坚定推进重庆农商行的改革,可以说重庆农商行得力于改革、再生。

重庆市金融办主任罗广:会有这么多的食材到一个火锅里面去,一定要有一个很好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它的政策环境,可以说现在重庆在金融发展,产业发展当中,政策环境应该在全国是最好的,不仅有金融落户优惠的激励政策,还有激励金融人才集聚的优惠政策。

第二就是行政环境,政府的相关部门对金融机构,应该有非常高的行政服务效率。第三个,金融的法制环境,这当中一方面需要尽力保护金融机构合法的权益,另一方面,要打击一些非法的金融活动,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使得重庆整个金融环境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防止风险的一面,这样使得整个各种要素聚集起来以后,它能够产生很大的效率,但是又能够防止不必要的风险。

黄奇帆:其实这三个方面代表了重庆金融发展的三个秘诀。龙虾三吃刚才说了,代表重组。重庆小吃代表各种各样的创新,只要创新成功,就会领先者通吃,小吃就可以变成吃遍整个中国,变成中国的一个中心地。火锅代表开放,火锅就是个开放的锅,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放。搞好这三者的前提是什么呢,必须有人才,有监管能规范。所以,在良好金融生态环境里搞好重组,搞好创新,搞好开放,重庆金融中心一定会形成。

主持人:大家愿不愿意猜测一下,这个盒子继续打开的话,市长奉上的第四道菜会是什么样的菜?

崔之元:水煮鱼。

黄奇帆:水煮鱼,跟我脑子里想的是可以起联系作用的。重庆作为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做好的确是要靠重组、创新和开放。但所有的这些支持,应该是在西部开发,在中央支持的大环境里边。如果我们这些事情和中央政策不相吻合,和西部开发大环境不相吻合,那我们即使创新重组也不见得会有好的效果。在这个意义上,水就是中央政策,西部大开发,重庆是条鱼,所以水煮鱼也对。

主持人:我们今天品尝了重庆已经为大家奉上的金融大餐的三道餐之后,其实你可以期待,后面的每一道菜都会更加美味、可口,更加精彩。让我们一起来期待。(记者 商宇)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盱眙龙虾网
推荐资讯
合肥小龙虾身价年年喊涨 88元一斤食客吃的“心疼”
合肥小龙虾身价年年喊
蒜泥龙虾怎么做好吃的窍门
蒜泥龙虾怎么做好吃的
小龙虾集中上市
小龙虾集中上市
小龙虾高价“游”上市民餐桌 较去年同期上涨30%
小龙虾高价“游”上市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